选择适合的防眩板规格需综合考虑道路条件、材质特性及安装要求,以下是关键要点:
一、高度与尺寸标准
高度范围:根据国家标准GB/T31465-2015,高速公路防眩板高度通常为0.75-1.2米,zui低不得低于0.8米。山区路段或特殊地形可能需调整至800mm(如工程塑料PP材质)。
板条尺寸:常见宽度为8-25cm,厚度2.5-4.0mm;纵向骨架可采用40cm×40cm的方型钢,壁厚2-3mm。部分设计如海南万宁路段采用140mm宽、5mm厚的玻璃钢防眩板。
二、材质选择
金属材质
镀锌钢板:防锈抗腐,但耐温性较差,需热浸镀锌处理(镀锌量>350g/m²)。
不锈钢/铝材:耐腐蚀性更优,但成本较高。
非金属材质
聚碳酸酯(PC):透明度高、耐冲击,适用于桥梁等需透 视的场景。
玻璃钢/工程塑料:轻质耐候,适合高温高湿环境(如海南万宁)。
三、安装与结构设计
间距:通常为50-80cm,需通过膨胀螺栓(如M8×80mm热镀锌)固定。
支架类型:根据地形选择L形(单侧桥梁)、几字型(桥梁缝隙)或一字型(平坦路面)支架。
防腐处理:金属构件需热浸镀锌(镀锌量≥290g/m²)或浸塑(涂层≥0.25mm)。
四、经济性与环境适配
成本对比:6米长防眩板成本约853元(钢制) vs 746元(防眩网)。
环境适配:多雨地区宜选玻璃钢(耐盐雾),强风区域需加强抗风载荷设计(如GB/T 24718标准)。
五、特殊场景建议
隧 道/桥梁:优先选用PC或钢制实心板,兼顾防眩与结构强度。
长直线路段:建议搭配防眩网,降低风阻且维护成本低。
通过以上参数与场景匹配,可优化防眩板的安全性和经济性。文章来源防眩板厂家http://www.bzshuntong.com/。